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1月7日,證券2025年度策略會在深圳舉辦。會議以“大重構 大變革”為主題。中國銀河證券黨委副書記、總裁薛軍在致辭中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裏,市場見證了科技創新的迅猛發展、全球產業鏈的深刻調整以及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當前全球經濟以及資本市場均處於重構和變革之中,在“重構”中構建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在“變革”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投資機會,將是市場各方在2025年重點探討的話題。
對於2025年市場展望,中國銀河證券表示,中國經濟政策的底層邏輯已經重構,資本市場迎來發展機遇。2025年,一方麵通過實施更大力度的逆周期政策,對衝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以進促穩,改善預期;另一方麵,推動標誌性改革落地見效,以改革促發展,進一步提振預期。
經濟有望回升向好
在策略會上,薛軍對過去一年資本市場情況進行了詳盡分析,並對2025年中國經濟情況進行了預測。
“可以預期,2025年我國將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全方位擴大內需、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同時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中國經濟有望持續回升向好。”薛軍說。
“2025年是中國銀河證券踐行‘2023—2025戰略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薛軍在談及公司戰略情況時表示,回望過去,中國銀河證券在服務國家戰略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作為中國最大的國有證券公司之一,公司根植中國資本市場20餘年,服務中國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超1700萬客戶,客戶托管資產超5萬億元,已逐漸發展成為國內分支機構最多、亞洲地區布局最廣的中資券商之一。
研究業務方麵,薛軍強調,依托國際化布局,堅持專業化發展模式,推動研究立體化發展,中國銀河證券研究質量和影響力持續提升。未來,公司將不斷提升研究實力和品牌影響力,打造國際化、專業化、特色化的研究隊伍,為投資者提供更優質的研究服務。
以經濟轉型和結構改革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
麵對中國經濟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章俊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重構中國經濟的“底層邏輯”和“市場共識”》。
“自2024年9月以來一攬子政策密集出台,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振市場信心,本輪政策出台的背後是國內和國際政治經濟的底層邏輯轉變。”章俊認為,全球經濟處於以AI為引領的第四次科技變革前夕,任何一個大國的經濟轉型期均是風險和不確定性較高的時期,為此,本輪政策轉向旨在為經濟轉型提供更多的安全墊。
章俊表示,伴隨“防風險”係列政策的逐步落地,未來經濟增長需要更多依靠科技領域的實質性突破,而科技轉型發展也要求融資體係由過去間接融資為主更多轉向直接融資。地方政府發展方式也將由“土地財政”轉向“股權財政”,由投資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當前,我們應以國內政策“確定性”擁抱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經濟轉型和結構改革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
成長股、價值股應均衡策略配置
在會議上,中國銀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迪與首席策略分析師楊超分別從宏觀與策略角度對2025年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情況進行了預測。
張迪發表主題演講《攻守兼備,以進促穩》。他認為,2025年麵對外部較大的不確定性,更需要堅定做好自己的事,使經濟達到“攻守兼備”的狀態,能夠在外部衝擊來臨之時從容應對。
張迪預計,一方麵,我國將實施更大力度的逆周期政策,以進促穩,改善預期;另一方麵,將推動標誌性改革落地見效,以改革促發展,提振預期。
楊超發表主題演講《重構ⷨ勢——2025年A股市場投資展望》。他認為,“新舊動能”轉換,市場將迎重構,“新動能”估值或聚勢提升。
“我們認為,未來投資環境不確定性較強,市場觀點分歧較大。外部麵臨地緣因素、貿易政策等風險,對A股市場或形成一定壓製,但預期我國政策將主動作為,基本麵修複預期向好,A股業績邊際改善提速,將帶動市場震蕩螺旋上行。”楊超在分析主題風格時表示,2025年大盤股占優概率較大,成長股、價值股應均衡策略配置,在政策利好下,科技成長板塊值得關注。
楊超表示,結合政策、業績預期及投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建議關注三大投資機會:一是業績邊際改善幅度較大消費板塊,如農林牧漁、社會服務、食品飲料、汽車、家電等,在“兩新”政策催化之下,部分細分領域有望實現估值業績雙擊;二是“新動能”相關投資機遇,尤其是科創主題,科技創新、自主可控是未來大趨勢,業績增速較高的行業估值或有提升空間,如電子、通信、計算機、機械設備、軍工等細分板塊;三是央國企改革主題投資機遇,並購重組加市值管理等政策推動業績與估值反彈。